您的位置:首页 >  工作动态 > 正文
官员讲话不应固守老套路 提倡领导讲话个性化
发布时间:2007-12-27
来源:
发布机构:佛冈纪检监察网   点击量:次 

   友人聚会,说到领导干部讲话能力的高低。大家七嘴八舌,说如今许多领导干部,学历高了,讲话能力反倒低了,张口就是“标准化、通用型”的,很难听到个性化的也就是发自肺腑的、有独到见解的、生动鲜活的讲话。所谓标准化,是指以上级机关的话语为标准,照着“原文”机械套用,内容生吞活剥的多,融会贯通的少;所谓通用型,是指不管开什么会,也不管面对什么听众,都一再重复标准的话语,好像重复得越多,落实得就越好。


   讲话,是领导干部的一项重要职责。讲的目的,是要向听众传递有价值的信息,产生一定的影响。为此,就应该“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”,针对不同对象,采用适宜的方式,讲述适宜的内容。同一内容,适于此一人群,却不见得适于彼一人群;听众接受能力不一,讲法就不能不有所区别。以传达贯彻中央精神为例,对机关干部,照本宣读可以;对基层人群,就需要将宏观精神微观化,将全局性的内容当地化,将原则性的要求具体化,将书面语言通俗化;还应针对不同对象所关心的热点、难点,结合其身边的实情实例,融入自己的真情实感,讲细讲透。这样讲,才有亲和力和感召力。


   一些人讲话宁可固守标准化而不求个性化,是畏于官场顾忌。中国的旧官场有个潜规则,就是要官员们循默守位,循规蹈矩,按部就班,不得越雷池一步。如今与旧官场不同,但这一潜规则仍有绕梁余音:循规蹈矩、唯唯诺诺者往往被视为老成持重,谦恭谨慎,成熟可靠。而有独立见解、讲话个性化鲜明者,即使再有才干和成绩,也往往被视为不成熟,不老练,不稳重。这“三不”的帽子一扣,就交上华盖运了。许多人因此修炼得谨小慎微,生怕言多有失。


   一些人讲话不求个性化,是消极怠惰、敷衍塞责的表现。讲话个性化,做到谈何容易,不仅须有胆识和勇气,还得花费大量心血。例如,用个性化语言准确宣传中央精神,就必须把中央精神吃透、消化好。这就需要认真学习思考,花大气力钻研,而不能浏览一遍、囫囵吞枣了事。又如,要把中央精神具体化,使之便于落实兑现,必须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。这就少不了深入基层亲身调研,将实际情况和群众意愿烂熟于心,并做出切实的谋划、决策。再如,为了讲得头头是道,生动感人,最好是自写讲稿,或自列提纲即兴讲话。这需要具备多方面的知识和能力,当然有难度。另如,要用通俗语言对群众讲话,就要熟悉群众生活,在接触群众的过程中向他们学习语言。显然,追求个性化远没有固守标准化、通用型那一套来得轻松和舒服。


   提倡讲话个性化,绝不是要背离中央精神,随意发挥,胡乱讲话。但是,如果有人在“个性化”的实践中偶尔讲了一点错话,也不必大惊小怪。个性化讲话是建立在敬业、进取、负责精神和独立思考基础之上的创新行为。任何创新都无法保证一开始就完全正确。讲错了,得到指正,改过来,不也是前进吗!如果不允许讲一句错话,那就等于不让人独立思考,就会束缚手脚,扼杀创造力。


   提倡官员讲话个性化,阻力不会小,主要来自传统观念和干部体制。必须将我们的观念和干部体制来一番深刻的改革,营造鼓励干部勇于负责、独立思考、彰显个性、施展才华的机制和氛围。这样,我们必将迎来干部队伍素质大提高,作风大改观,党和人民的事业更加生机勃勃、日益兴旺发达的崭新面貌。  (孙恒杰 河北省委讲师团)

来源:人民论坛